当今时代,数据已经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它藏在清晨推送的天气预报里,躲在扫码支付的瞬间,流淌在导航软件规划的每一条路线中……
那么,这些数据的“家”在哪里?数据是如何存储的?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河北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常山云数据中心产业园一探究竟。
进入园区,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它沉稳而现代的建筑群,数据机房楼、动力楼有序排列,在极简线条中透着数字时代的硬核气质。
机房里,一排排深灰色的金属机柜整齐“列队”。而机柜的每一个仓位都被精准利用,服务器单元层层叠叠,如同一个个紧凑的“数据蜂巢”,亿万字节的信息就在这里安家、流转、碰撞。
“当你打开手机,访问视频号、登录淘宝买东西、查看网站信息等,数据就开始‘工作’。如果本地没有数据中心,你得访问到北京等地的数据中心去,必然会加载时间长。而数据存储本地化以后,传输时延降低,数据加载自然变快。所以,对咱们本地的用户来说,体验感上就完全不一样。”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猛向记者解释。
他告诉记者,常山云数据中心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由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并委托全资子公司河北北明兴云互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项目一期于2019年7月25日交付,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设有2214架机柜,是冀南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科技信息现代化的第三方数据中心。2023年11月,该中心获国家A级标准。
目前,该中心为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厂商、云厂商、金融机构、工业企业等20多家大型用户提供数据存储、数据灾备、数据清洗等服务。
走进总控室,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大大小小上百个不同场景监控画面,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做着“监督”。“显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各场景可以随时切换。我们整体布局了800多个摄像头,360度无死角地进行监控,全天候保障数据安全。”河北北明兴云互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裴勇介绍。
11时许,常山云数据中心运维值班员王会西,先后对冷冻站、CQ9电子技术创新优势机房、空调间等现场进行了细致的日常巡检。“机房运行正常,设备状态良好。”他边说边记录。
“数据越来越多,达到一定体量的时候,这个数据本身就会形成价值。”裴勇兴奋地告诉记者,日前,该公司获得全省首张数据知识产权公证存储证明。此外,今年2月,常山云数据中心还成功完成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并开放使用。
记者在园区看到,常山云数据中心二期建设的智算中心已经“闪亮登场”——新建数据机房楼1座,建筑面积28492.5平方米,规划部署12至16千瓦机柜2451架,液冷机柜30架。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完工,可随时按客户要求部署电气设备投产运行。
“如果说一期是通算,二期就是智算。”李猛表示,二期专注大厂模块化建设,未来将以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为牵引,按照节能、集约、绿色、高效、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部署高算力服务器集群,力争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典型示范性项目。
从“数据仓库”到“智慧引擎”,常山云数据中心在华丽转身中引领着石家庄数字经济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