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工程建设现场,“大瓦特”安监大模型精准识别违章行为,为基建监管加装“智能防线”;复杂作业环境中,“哪吒”“悟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上天遁地入海,为电力作业注入硬核动能……“AI+”辅助工作的场景越来越常见。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把广泛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又一次加速起跑。为进一步推动创新、深化应用,日前,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人工智能+”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围绕创新攻关、能力运营、推广应用、生态标杆等领域提出29项重点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塑造能源行业人工智能发展新典范。
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工作方案》指出,要明确创新攻关任务清单,确保公司在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攻坚关键技术,大模型构建加速追赶。电力系统运行与大气环境关系紧密,气象条件的波动既可能引发电网安全风险,也会影响风、光等新能源的稳定出力,如何把“不可控”转化为“可控”,气象预测大模型是破题之解。公司大力攻坚气象预测大模型,力争实现提前10天预报、范围精确到3公里、每15分钟更新一次的区域气象预测,精准研判温度、风速、气压等核心气象变量。同时,公司将加快电力科学计算模型底座建设,保持行业发展领先优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数据是模型的基础,数据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离不开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法论的指导。公司将协同内外部资源,研究形成电力行业全模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法论,覆盖采集、预处理、合成、评价等数据全生命周期,进一步明确高质CQ9电子游戏安全性分析量数据集建设、管控和评价标准,为数据集规范化建设提供范式。同时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年内形成包括文本2.5TB、图像音频10万小时、视频500TB的电力知识库,打造全网全业务域统一AI数据底座。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增长动力,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添薪续力。《工作方案》明确,要集中力量开展能力建设,做好能力供给,保障需求响应及时性,支撑公司旺盛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
算力基础设施是电网企业智能化升级的牢靠底盘。公司遵循“适度超前、分批实施”原则,推进网级训练算力、非实时推理算力建设,加快贵安数据中心训练算力集群建设,不断优化算力布局,智算规模将达到3000P。全面集成行业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将实现不同厂商异构算力的全系列适配和统一管理调度,牵引自主可控算力性能从“跟跑”提升至“并跑”“领跑”。
边端设备是感知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神经末梢,建设端侧模型将有效提高系统响应效率和运行韧性。公司将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特点,强化“云-边-端”协同业务架构,研究轻量化、高精度AI端侧算法模型技术,并以典型业务场景为牵引,推进AI算法模型入边、入端。以深圳220千伏经贸站“智慧机房”为例,在搭载通信机房数智运维系统后,机房温湿度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摄像头实现人形追踪和行为预测,工作人员轻松掌握实时数据、下达操作指令,机房智能安保水平有效提高。
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体系引入DeepSeek、Qwen3等开源大模型,为员工提供可视化搭建平台;构建首批“数字员工”岗位图谱,发布首批75名“数字员工”成果,其中32名生产领域“数字员工”实现生产巡检影像实时AI解析与设备缺陷诊断,年累计调用量达1.88亿次,人工复核耗时降低50%……公司将继续推动通用模型底座开放共享,打造智能体应用建设平台,集成多样化的智能体插件、知识库、工作流节点能力,支撑公司全员开展AI创新。同时,将组建网省两级运营中心,构建涵盖要素运营、用户运营、生态运营的人工智能支撑服务体系,推动AI建设成果在基层业务广泛应用。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出应用导向。《工作方案》明确,要支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全面加快AI赋能业务。
今年计划完成53个“大瓦特”揭榜挂帅场景建设,目前第一批10个场景已完成验收、进入推广阶段,持续提升AI实用化水平。
线上出彩,业务域“AI+”行动全面覆盖。公司将聚焦数字电网、数字运营、数字服务、数字产业,开展各业务域AI应用建设,其中,以专用场景为主、数据维度复杂的10个业务域已单独印发行动计划,专项部署“AI+”重点任务。
面上成景,AI集中应用示范区次第铺开。今年6月,公司在南网超高压公司广州局、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深圳供电局7个单位启动人工智能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将重点推广应用输电、变电、配电智能巡检等10个典型场景,并结合各地政策、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场景,力争形成AI深度赋能业务的变革示范。
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既需要各展所长、攻坚破局,也需要链动协同、聚势成峰。《工作方案》明确,将围绕电力行业上下游协同开展人工智能创新,构建涵盖发电企业、电网、用户以及设备供应商的生态体系。
打造共建共享平台,推进人工智能联盟建设工作。产业生态有序协同发展,离不开合作机制与平台。公司将大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建设,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伙伴,加快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将进一步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联盟运营体系,并通过科技攻关、标准建立等实质性合作项目,激发联盟成员的深度协同。在合作机制方面,将构建包括建设合作、供需对接、收益共享、协同合作等要素的多方合作共赢长效机制,推动行业共性资源沉淀、共性能力供给。
品牌价值580.47亿 海康威视荣列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电子行业第一
国网青海电力2025年电网零星物资电商化框架协议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
国网青海电力2025年电网零星物资电商化框架协议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
基于节点实时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证-碳”协同机制创新及业务思考 新电改十年
特高压英文缩写UHV。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