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5G新基建“主力军”,中国铁塔以“塔生万智 同擎未来”主题亮相大会,并同期举办“智擎未来中国铁塔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论坛,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中国铁塔业务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麻文军作题为《深化“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数智化升级转型》的主题演讲。
麻文军表示,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专项行动、赋能成效三者构成“顶层设计 - 精准落地 - 价值验证”的递进式闭环,战略布局的“高度”、专项行动的“精度”、赋能成效的“深度”共同决定人工智能的发展质量。中国铁塔充分发挥“位置+计算+电力+安全”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开展“AI+”专项行动,持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锻造能力筑牢发展根基、赋能产业激活发展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锻造一流的平台和特色算法。目前已建成铁塔视联平台,实现接入全解耦、分布式部署、集中式运营。近2400个开放接口的协同、共用,平台性能与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在31省已部署44个分布式平台,平台接入数据的覆盖广度进一步增强。“能力共建、全网共享”的底座优势凸显。已建设全国中高点位特色算法仓,提供470+中高点位算法,服务超1万应用场景,满足不同行业多样化需求。二是锻造领先的数智化治理产品。面向应急、水利、国土、林草、农业、环保等重点行业构建中国铁塔视联产品图谱,应用于数智化治理的15款行业应用产品,功能覆盖超40个场景,其中森林智保、耕地智保、秸秆禁烧、渔政智保、全域感知等产品业界领先。创新“总部-省”两级产品研发体系,产品迭代开发效率提升30%以上,陪伴式迭代开发优势高效赋能数智化治理服务。三是锻造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中国铁塔已正式发布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经纬大模型,包含180亿参数的视觉大模型和2000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已完成轻量化压缩、工程化部署、中试平台验证、DeepSeek能力接入,正在迭代研发应急、林草、国土、水利、环保、农业、交通等7个细分行业大模型,加快经纬大模型商业化应用,赋能空间数智化治理产业升级。同时,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能社会与空间治理联合实验室、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载体,开展行业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重大场景示范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四是锻造通用铁塔智能体。针对铁塔复杂多样的场景任务,打造了具备可交互、强推理与差异化处置的智能体,针对训练样本少的场景任务,智能体相比于大模型平均精确率提升了9%以上。将进一步研发拥有自学习能力的通用铁塔智能体,拟于2025年底前正式发布。五是锻造边缘算力数智底座。中国铁塔拥有100万座机房,是天然的边缘算力节点,将“通信机房”升级为“数据机房”,构建异网异构边缘算力网络,积极融入国家算力网络发展规划,为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必要的计算资源,助力“AI+”在“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六是锻造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基于铁塔视联分布式平台,已建立独一无二的中高点位样本库超4.9亿张,数据量超1000TB。中国铁塔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间数智化治理场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感知能力,已入选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
麻文军提出,中国铁塔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赋能空间数智化治理、低空经济、内部生产运营三个方面。一是赋能空间数智化治理成效显著。通过“铁塔+AI+大数据+边缘计算”,CQ9电子游戏有哪些将23.8万座“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助力国土、应急、环保、水利、农业、交通等40多个行业,在耕地保护、森林防火、秸秆禁烧、长江禁渔等多个场景发挥重要作用,空间数智化治理成效显著。二是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复用现有的铁塔站址资源,CQ9电子游戏有哪些聚力建设低空物理基础设施、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和低空软件基础设施,服务低空目标态势感知、空间数智化治理等“低空+”场景。深度融合经纬大模型、通用铁塔智能体、丰富的小模型算法,形成人工智能计算优势,提升低空飞行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低空目标态势感知平台的智能化水平,赋能空域管理、航路航线、飞行计划、态势感知、流量管控、特情处理等方面。三是赋能生产运营提质增效。打造大模型个人助理“塔娃AI”,包括160余项算法、30余项智能应用,对内赋能智慧办公、智慧开发、人力、财务、法务、审计、供应链、智能维护、智能施工等业务,实现全方位提质增效。
麻文军强调,中国铁塔将深入开展“AI+”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