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本周全球光通信行业迎来两大标志性事件:康宁发布超预期Q2财报,光通信业务同比大增42%;安费诺宣布以105亿美元收购康普CCS业务,创下公司史上最大并购纪录。这两大事件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趋势——AI算力需求驱动下的Scale-up战略正在重塑光通信产业格局。该行继续看好算力板块,坚定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如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等,同时建议关注光器件“一大四小”天孚通信300394)+仕佳光子/太辰光300570)/博创科技/德科立,建议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如其中的液冷环节如英维克002837)、东阳光600673)等。
康宁2025年公布2025年Q2财报,2025Q2光通信业务营收15.7亿美元(同比+42%),净利润2.47亿美元(同比+73%)。康宁在财报中重点提及Scale-up战略,预计将带来现有20亿美元企业网络业务2-3倍的新增市场空间。为支撑这一战略,康宁正与博通等合作伙伴推进CPO技术研发,以解决高密度节点内部的光电转换瓶颈,同时其数据中心互联(DCI)方案已获三家行业头部客户采用,预计到本年代末将形成10亿美元级市场。
安费诺将以105亿美元现金收购康普连接与线缆解决方案(CCS)业务,涵盖数据中心光纤互联、宽带通信及楼宇连接三大领域。安费诺此前已收购康普无线网络和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业务,此次并购进一步强化其在光纤互联领域的全链路布局,形成从高速光纤连接器到数据中心布线的完整产品链,与康宁在光通信领域形成垂直竞争。
从Scale-out到Scale-up的演进,本质是AI算力架构为追求更高效率而发生的转变。在传统Scale-out模式下,算力扩展主要通过增加CQ9电子用户评价汇总服务器节点数量实现,其技术需求以高速节点间互联为主。而Scale-up模式则强调提升单个节点的计算密度,这对光通信技术提出了全新要求:
核心特征:Scale-out架构主要通过增加节点数量扩展算力,GPU间互联以机架CQ9电子用户评价汇总间连接为主。Scale-up架构通过提升单个节点的计算密度实现算力扩展,GPU间互联距离缩短至机架内,但连接密度呈数量级提升。
技术需求:性能需求方面,Scale-up架构对带宽和延迟的要求更为严苛,Scale-up网络需要支持极高频宽的GPU间数据传输和细粒度的内存语义通信。功耗与密度问题在Scale-up架构下变得尤为突出,推动光通信技术向更高能效和集成度方向发展。
产业格局重塑:随着带宽需求的增强,电互联逐渐接近物理极限,芯片级光互联(如CPO)将成为必然选择。Scale-up架构中单节点可能包含数公里长的互联线路,传统铜缆互联面临功耗和散热的极限挑战,推动电光转换向更短距离迁移。Scale-up架构下,高密度GPU集群对物理空间极为敏感,传统可插拔模块无法满足这种密度要求,促使CPO等技术快速发展。
上游光芯片/组件率先爆发:Scale-up对高密度光互联的需求直接拉动高速VCSEL/EML激光芯片(200G/通道以上)、硅光引擎和光连接器(如MPO/MTP)的需求。
光纤光缆结构性机会显现:多模光纤将因Scale-up获得超行业增长。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在短距离高密度场景具备显著成本优势,且技术门槛带来更高毛利。此外,特种光纤(如抗弯曲、高密度带状光纤)在机架内布线场景的需求也将提升。
设备集成环节马太效应强化:Scale-up要求光通信设备商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快速补足短板。设备集成环节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性能转向全栈解决方案能力,能够提供从光芯片、模块到布线系统一体化方案的厂商将获得更大溢价空间。
康宁财报亮眼与安费诺大手笔并购共同凸显光通信行业正加速向Scale-up架构转型,AI算力需求推动产业链从芯片级光互联到高密度光纤布线的全面升级,头部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与垂直整合抢占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