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5 月,A 股出现持续震荡反弹,虽然随着指数走高波动也在明显加大,但底部仍在持续上移。在各种利好消息加持之下,近期资金做多热情持续恢复,赚钱效应也在增强。
有 分 析 指 出 ,市 场 在 震 荡反弹中结构性行情凸显,建议投资者适当关注近期关注度较高 的 跨 境 支 付 ,以 及 5G-A 等科技板块机会。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与数字货币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跨境支付系统行业正迎来新变革。有行业人士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数字化经济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等领域蓬勃兴起,为跨境支付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背后,产业链条上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政策层面,有关部门持续加码金融跨境流动,之前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扩大金融机构展业范围;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明晰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提供指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跨境支付行业加速合规,跨境支付企业的发展有望被进一步带动。华西证券002926)分析师刘泽晶指出,相关企业的增长点集中于央行数字货币与多边货币桥项目、人民币国际化与CIPS系统推广、全球化支付网络与本地化服务、以区块链技术提升支付透明度与安全性等方向。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跨境收付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CIPS覆盖185国处理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大宗商品跨境结算1.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Stripe与微信支付深化合作,在20个国家接入线万海外华人,助力商家统一管理支付数据。深圳完成首笔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2亿元大豆贸易实现分钟级结算,展现数字货币跨境优势。
申万宏源证券000562)分析师黄忠煌也表示,2024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重心是鼓励跨境电商和跨境支付系统发展。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中国跨境贸易是推动力,跨境支付是润滑剂,预计跨境支付支持政策具有长期性。整体来看,产业链出海趋势已定,清算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各方均有较大发展空间。相关受益个股有新国都300130)、新大陆000997)、四方精创300468)、飞天诚信300386)、小商品城600415)、连连数字、京北方002987)等。
公司在跨境支付业务方面,持续完善海外牌照布局,不断加强跨境支付及境外本地收单业务的产品、团队和渠道建设,成功获得中国香港MSO牌照,全球支付牌照版图进一步完善。公司旗下跨境支付品牌PayKKa正式上线C跨境电商收款、境外本地收单、独立站全球收单等一系列支付服务产品。境外本地收单业务方面,公司收单产品商户渠道已经覆盖法国、德国、波兰、西班牙、卢森堡等国,交易流水进一步快速增长。民生证券指出,参股公司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AIGC应用产品商业化成效明显,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2024年公司确认投资收益0.43亿元。控股子公司上海拾贰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发布基于通用智能体技术打造的首款AI“数字员工”产品,现已初步在数字营销及短视频电商、品牌代运营、MCN等行业实现商业化落地。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数字支付供应商,主营数字支付领域的软硬件产品,硬件端包括数字支付终端、智能感知识别终端等,软件端包括收单服务、商户SaaS服务等。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为全球POS机头部供货商,2024年以电子支付、信息识读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当前公司积极探索AI应用,面向下游商户场景孵化智能体平台。国信证券指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中国移动600941)支付解决方案的成熟度相对较高,支付出海将成为支付机构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作为全球头部POS机供货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持续布局全球各地区本地化建设。2024年公司泛智能终端产品海外合计销量首次突破400万台,海外业务收入占终端销售收入占比近84%。整体来看,公司充分受益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以全球数贸中心为载体,激活数字创造新引擎,整合全球贸易数据资源,打造智能撮合引擎和数字中枢。其升级Chinagoods平台可实现行业数据实时监测、经营指标智能分析、市场趋势预测。此外,其联合研发的小商品垂直领域AI数智贸易大模型,推动AI在跨境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场景的普惠应用,降低数字化门槛。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公司与阿里云正式签署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小商品贸易领域的龙头地位,加速推进“科技+商贸”双轮驱动,为浙江省域现代化先行及全国商贸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同时,依托阿里云技术赋能,公司降低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助力其优化运营成本、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产业链整体提质增效,最终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协同的良性生态,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字货币,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数字货币方面,全球贸易战硝烟再起,数字人民币以及数币桥推广应用有望迎来提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司作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核心合作供应商,为银行提供跨境支付系统技术支持,有望核心受益。AI方面,公司通过“技术研究—场景适配—能力建设—案例沉淀”四步走策略,已经成功将大模型应用于智能投顾、文档自动化处理等众多场景,并推出AI大模型算法服务平台、OCR智能识别平台、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AI数字人系统,在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领域均有大模型应用落地案例,在手订单持续交付。中信建投601066)证券指出,公司作为银行IT龙头企业,立足行业深耕以及大客户优势,积极拥抱AI,持续践行产品+客户+创新战略,有望受益AI应用以及数据要素商业化落地机遇。
公司银行卡收单、扫码交易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客户体量持续增长。2024年末,公司活跃商户数量同比提升9%,中大型行业客户数量较2023年翻番。支付业务综合收益能力提升,受益于扫码交易占比提升及部分产品费率调整,2024年公司支付业务毛利率为27.7%,同比增长0.92%。从SaaS业务来看,公司切入餐饮、零售、汽车等专业SaaS服务领域,全年新增零售SaaS服务门店1万家,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5%。方正证券指出,公司作为五大国际卡组织收单成员,于2024年为中国品牌出海打造场景化、个性化、一体化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服务客户超12万家,同比增长80%;跨境GPV为492亿元,同比增长14%。在外卡受理方面,公司加大受理市场拓展投入。2024年,公司外卡交易覆盖全国285个城市,同比增长45%,新增外卡受理活跃商户同比增长2倍,外卡GPV同比增长4.4倍。
近段时间,5G-A被反复提及,在资本市场中的热度也在明显上升。5G-A的全称为5G-Advanced,在速率方面,5G-A峰值速率可达到5G的10倍左右。在延迟方面,5G-A可实现毫秒级的超低延迟。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按需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5G-A超宽带特性规模覆盖。有专家表示,5G-A 相关建设和应用将加速推进,提前进行了技术储备的企业将能够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率先迎来业务增量。
消息面上,2025年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拓展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广度上下功夫,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覆盖广度,体系化推进算力网络发展。有分析指出,从近年来的政策导向上看,面向5G-A、卫星互联网、6G等相关方向的支持力度显著提升。5G-A作为5G与6G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技术,投资提升幅度明显。在5G-A逐步形成商用规模和需求场景的背景下,将产生更多新的商业机会,相关通信设备厂商有望受益。
可以看到,当前,全国移动通信5G-A规模化部署正加速推进。三大运营商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启动测试网络建设。与5G基础版本相比,5G-A有望使上下行速率提升10倍、连接密度提升10倍,时延进一步降低。中金公司601995)指出,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2025年的5G-A相关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大,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5G-A网络建设与应用落地。整体来看,5G-A作为5G网络的重要升级,有望在2025年迈向全面规模商用阶段,中国移动计划 2025 年投入5G-A 建设 98 亿元,同比增长227%,中国电信601728)和联通亦加快5G-A规模化部署。
可预见的是,随着5G-A规模化部署,将为移动产业带来巨大商业机遇。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新技术正催化新一轮通信产业升级,上游设备商将率先受益于基站升级红利,中游运营商通过生态构建提升壁垒,下游应用端则有望在 2025 年至 2026 年迎来爆发。建议关注上游设备商中兴通讯000063)、烽火通信600498)、武汉凡谷002194)、紫光股份000938)等;中游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同时建议关注卫星通信领域的机会,建议关注中国卫通601698)、中国卫星600118)、北斗星通002151)等。
公司大力拓展智算、AI终端等第二曲线业务,持续提升海外运营商市场占有率,营收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在算力基础设施、AI、芯片等关键领域进行投入。作为自主可控核心标的,中兴微电子有望迎价值重估机遇。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兴微电子专注于芯片的研发、设计环节,产品覆盖“算力、网络、终端”全领域,包括基站、交换机、光传输、光接入等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等算力设备。兴业证券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快速增长,通过与头部厂商深入合作,智算服务器订货占比超60%。公司在政企市场深入拓展,在运营商智算服务器集采项目继续保持第一阵营。公司政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倍增,占比超20%,第二曲线%,带动整体收入稳健增长。公司作为自主可控核心标的,估值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司2024年ICT基础设施与服务业务收入544.59亿元,同比增长5.73%,占总收入比例达68.91%,占比持续提升。ICT业务主要经营主体新华三2024年营业收入为550.74亿元,同比增长6.04%;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2.95亿元,同比增长26.07%。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国际业务中H3C品牌产品及服务自主渠道业务收入达到9.59亿元,同比增长69.35%。国信证券指出,公司以“算力x联接”为技术战略指引,布局“AIinALL”产品解决方案。公司已成功商用800GCPO交换机S9827系列,推出基于DDC架构(分布式解耦机框)的算力集群核心交换机H3CS12500,发布全新G7系列多元异构并支持万亿级参数的算力服务器。公司“AIinALL”方案助力公司持续受益AI行业发展。
公司通信基本盘持续稳固,内生良性循环,政企等市场创收占比进一步增加。个人市场方面,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移动客户达10.03亿户,其中5G客户数达5.78亿户,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7.7%。公司持续打造智慧家庭服务生态和服务体系,家庭宽带客户达2.82亿户,每用户平均收入达40.8元,同比增长2.3%。政企市场方面,第一季度政企市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大力推动AI + DICT项目标准复制与规模拓展,加快打造商客市场场景化标准产品解决方案。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加快优质能力产品出海,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融通发展。中国银河601881)证券指出,公司深耕数字内容赛道,做强数智文创与新质内容运营。总体来说,公司用户连接规模稳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基本盘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公司收入结构有望持续优化,积极拓展家庭、政企、新兴市场,业绩有望边际向好发展。
公司是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上市公司,旗下有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科技002132)等多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研制与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深圳、西安等地,具备关键系统、核心部组件与产品的研制交付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数据服务能力。公司在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等领域均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优势和前瞻性布局优势,同时是国内少有的卫星整星制造的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稀缺性。中航证券指出,短期来看,公司资产减值等因素造成的对利润表的短期冲击有望逐步消退。长期来看,在商业航天产业长期高景气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潜在市场空间依旧广阔,市场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作为央企所属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响应中央关于持续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有关要求,加强市值管理,为公司带来更高的估值溢价。
公司作为我国6G推进组的核心成员,持续开展6G无线技术预研,布局星地融合、内生智能、高精度定位等核心技术方向,产品开发方面一体化基站巴西试点成功,实现国际市场突破;天馈等多款天线产品完成新版本释放,实现批量降本;卫星互联网领域完成S/C频段大规模相控阵天线设备,以及具备大容量处理能力的基带组件,助力卫星互联网网络设施的高质量建设。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项目1686个,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项目1378个。民生证券指出,2024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公布了5G-A商用计划和实施进展,推动三载波聚合、RedCap等 5G-A 技术的规模商用部署。5G-A迈入商用元年,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加速推进。公司作为我国6G推进组的核心成员、卫星互联网星载产品核心厂商,有望充分受益。